作者:洞見ciyu
最好的修行,從家里開始。
央視《開講啦》節目曾采訪過“船王”趙錫成。
(相關資料圖)
趙錫成的家庭被稱為“美國華人第一家庭”,兩任美國總統都對他贊譽有加。
他的六個女兒全部畢業于常春藤學校,而后事業有成,大女兒趙小蘭擔任過美國的部長,三女趙小美曾任紐約州消費者保護廳廳長,四女趙小甫任通用電氣高級副總裁……
撒貝寧問:您是怎么把六個女兒都培養得如此出色的?
趙錫成真摯地說:這說明我一生愛我太太,真是愛對了。
趙錫成和太太朱木蘭初到美國時,十分艱辛。
趙錫成一天打三份工,希望能給妻子提供優渥的生活。
而朱木蘭從未抱怨日子的不易,每天忙前忙后,既要精心準備一日三餐,也要盡心盡力地教導女兒。
沒有后顧之憂的趙錫成得以專心事業,白手起家成為巨富。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但好的家庭卻是相似的。
看趙錫成的家庭,就會明白,家庭變好的底層邏輯就在于:父愛、母靜、子安。
01
父愛則母靜
莫言和妻子杜勤蘭的舊照曾引起一番熱議。
杜勤蘭落落大方地站在莫言身邊,溫和地微笑著。
有人感慨地說:多少人在婚姻里活成了祥林嫂,她卻變得優雅、從容。
不由想起,他們的女兒管笑笑,曾問她媽媽:爸爸是大作家,你會不會自卑?
杜勤蘭笑著說:你爸也認可我的重要性,我為什么要自卑呢?
杜勤蘭文化水平并不高,早年與莫言異地,也只能以畫代字進行簡單的通信。
她會畫一個胖胖的漢子,穿著厚厚的襖子,正啃著白面饅頭,并在畫紙右下角,寫一個小小的“蘭”字。
莫言一看就明白明白,這是叮囑他在外面要吃飽穿暖,照顧好自己。
他同樣不寫字,回復她一封可愛的“畫信”:窗外鞭炮齊鳴,一男一女坐在炕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
這是說期待春節回家過年時與她相聚。
在瑞典華人為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而舉行的慶祝宴上,莫言還出人意料地讓人端出來一大盤餃子,這是他請妻子杜勤蘭提前包的。
他對眾人說,妻子包的餃子才是世間最好吃的美味。
在莫言的體貼和愛的滋養下,杜勤蘭氣質嫻靜恬淡。
丈夫付出什么愛,就會養出什么樣的妻子。
家里雞零狗碎的問題,丈夫幫忙分擔,妻子自然會情緒穩定。
操持里里外外的難處,丈夫能理解、包容,妻子也會溫柔體貼。
正如作家德賽萊所說: 遷就和體貼,沒有這兩件東西,還成什么家庭呢?
02
母靜則子安
心理咨詢師賴佩霞在《幸福為什么那么難》演講中曾說道:
當你的母親一輩子生活在哀傷痛苦當中,你敢快樂嗎?
張愛玲的母親喜怒無常,動不動就沖她發脾氣,這讓張愛玲極度缺乏安全感,一生都在顛沛流離。
梁曉聲的母親在孩子面前永遠是樂觀溫和的,梁曉聲在《慈母情深》《人世間》含蓄地感恩母親對他人生的影響。
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是會傳遞的,特別是母子之間。
一個脾氣暴躁的母親,和一個溫潤平靜的母親,會讓孩子過上不一樣的人生。
林清玄小時候日子清貧,母親要負責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還要養豬飼雞,生活艱辛勞苦。
但母親不會把生活的壓力發泄到家人身上。
有一次,林清玄說他想成為一名作家,要寫作來養活自己,改善生活。
父親聽了,當即呵斥道:做什么白日夢,還不快去干活。
母親趕忙過來摟著他,笑著說:我相信你能成為作家。
林清玄說,幼年生活雖然艱苦,但他的童年記憶卻是幸福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他,養成了平和、樂觀的性格,最終也成了知名作家。
我們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而母親,才是真正的貴人。
03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探春之口說:
一個家族,從外頭殺來,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才能一敗涂地。
家庭不安,百財不落,一不小心就走向分崩離析的地步。
劉震云的《一日三秋》中,陳長杰和櫻桃,本是豫劇團一對令人艷羨的佳偶。
可日子處久了,二人開始鬧矛盾。
櫻桃不滿婆婆的育兒方式,幾輪婆媳大戰后,強行將兒子帶走。
陳長杰受不了櫻桃的強勢,整宿躲在外面與朋友喝酒。
兒子陳明亮受夠了家中的爭吵,三番兩次離家出走,差點淪為乞丐。
最悲哀的是,櫻桃因為一把韭菜和丈夫鬧翻天,一氣之下竟上吊死了。
好好的一個家四分五裂,在一樁樁悲劇下變得一貧如洗。
家庭不和諧,再多的財富也難以守住。
若是全家人同心同力,窮也只是窮一時。
馮驥才與妻子顧同昭在一起時,一窮二白。
結婚的新房是一間八平米的小屋,只有一塊床板、一張舊書桌。
他們沒有為此牢騷過,勁兒往一處使。
顧同昭為了丈夫的事業,將精力放在家庭上,把家里經營得井井有條。
馮驥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寫作上。
而顧同昭也樂于參與丈夫的事業,給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馮驥才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都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融洽和睦,事事皆能如意。
▽
家庭排列系統的創始人海靈告訴我們,幸福的家庭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夫妻倆親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間位置,形成穩定的等腰三角關系。
夫妻和,父子篤,彼此之間能互相取暖依靠,一起共進共退,家庭也能蒸蒸日上。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