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沒有爆發之前,豐田漢蘭達可以說是中國中型SUV市場的標桿車型,車價和保值率都超硬,國內廠商上市新車,往往也會跟豐田漢蘭達對標。
(相關資料圖)
但時至今日,漢蘭達在國內車市的聲量越來越弱,除了老車迷之外,新購車的年輕人,很難再想到漢蘭達這位豐田的“垂暮功勛戰將”。
快科技了解到,步入到2023年后,漢蘭達1至4月份的銷量均沒有突破5000輛,3月份更是只賣了4170輛,在廣汽豐田的銷售份額也下降到了6.89%。與曾經單月逼近1.5萬輛的銷售峰值相比,漢蘭達如今也算是“廉頗老矣”,不知尚能飯否。
事實上,漢蘭達如今不是“搶手貨”,與國內相繼涌現的強勢對手車型不無關系,理想L7和比亞迪唐,都曾搶走不少漢蘭達的目標客戶。
以漢蘭達2023款為例,其售價區間為25.88-33.88萬元,雖然與理想L7的31.98-37.98萬元售價區間有一定差距,但購買L7的入門版車型基數更大,與漢蘭達的中配主銷版本價格重合。并且,疊加購置稅優惠差異之后,兩車的落地價基本一致。
兩者的車身尺寸接近,但得益于理想L7的電氣化全新架構,軸距超過3米,對比漢蘭達2.85米軸距,乘坐空間上和舒適性上,L7要遠遠超過漢蘭達。
智能化配置部分,理想L7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頂的車系之一,全車多屏聯動、可以放平的女王副駕、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冰箱、后排彩電等”,雖然一些人吐槽都是“花里胡哨配置”,但事實證明,現在消費者就是需要這些“花里胡哨”。
反觀豐田漢蘭達,“萬年不變”的日系大車機,第三排座椅依然沒法“舒服坐人”、新能源版本遲遲未上線,多重因素導致漢蘭達“失寵”,如今4000余輛的銷量,還能支撐多久,也是個未知數。對比理想L7來看,5月份銷量已經達到了11119輛,并且還在持續攀升。
和比亞迪唐DM-i車型相比,豐田漢蘭達不僅價格不占優勢,在核心的動力性能和油耗方面,豐田的傳統優勢也被抹平。
而且,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口碑,比亞迪已經成為了領軍品牌,至少和豐田相比,比亞迪在綠牌車陣營中的品牌光環,也沒比豐田黯淡多少。
同樣,作為中大型SUV,比亞迪唐4月份的銷量為11759輛,已經連續多月穩定在萬輛關口以上。
對豐田漢蘭達來說,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皮實可靠、質量穩定,但在國內目前市場中,僅憑此優勢,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豐田漢蘭達已很難繼續扛起中國中型SUV標桿的大旗,至少目前銷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