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過后的漫威似乎開始陷入怪圈,近兩年出品的電影作品,除賣三代蜘蛛俠同框情懷的《蜘蛛俠3》外,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不盡如人意,作為初代復仇者唯一拍到第四部的單人超級英雄,《雷神4》也沒有打破這個規律。截至7月31日,《雷神4:愛與雷霆》登陸院線已接近四周,但剛剛6億美元出頭的全球總票房也令觀眾暗生疑慮:迪士尼手中的金字招牌,是否還能像以往一樣閃亮?
疫情沖擊
根據影視數據公司Comscore統計,雖然《雷神4》在美國本土上映第一周時取得了超預期的1.44億美元票房,然而這個數字在第二周就掉到了4660萬美元。68%的跌幅也追平了去年上映的《黑寡婦》創下的漫威電影票房環比下跌紀錄。《黑寡婦》當時在流媒體和院線同步上映,也被視為票房不佳的最重要原因。
自從迪士尼2009年收購漫威以來,這家工作室一共創作了25部超級英雄電影,總共在全球攬獲250億美元票房。其中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拿下了28億美元票房,另外還有9部影片的票房超過10億美元。
然而這個勢頭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戛然而止。2021年后漫威總共推出6部電影,平均票房只有7.73億美元,而更早上映的6部影片平均票房能夠達到15億美元??紤]到漫威影片中大量的特效和鋪天蓋地的宣傳都需要數億美元的投入,所以公司的盈虧平衡點也格外高。
對于這種現象迪士尼發言人解讀稱,最近一些漫威電影都面臨上座率低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觀眾對新冠疫情的擔憂揮之不去。
除了疫情重塑行業根基外,消費者對于超級英雄開始疲勞也是原因之一。情報公司Morning Consult調查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后出生的Z世代群體對漫畫書、超級英雄和Cosplay的興趣低迷。
分析師Adam Epstein表示,雖然這無法讓迪士尼在一夜之間做出改變,但隨著年輕人購買力增加,這種趨勢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
院線人氣渙散
《Wionews》評價道,令觀眾感到麻煩的是現在著名的漫威公式,開始過時了。一個人獲得了超能力成為了超級英雄,克服了個人、家庭等方面的矛盾,為了拯救宇宙最后擊敗了反派。在此過程中,超級英雄和配角們有時會在與壞人戰斗的過程中“口無遮攔”地講笑話。雖然不同的漫威電影主角不一樣,但是模式終究是相同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Benjamin Swinburne表示,迪士尼眼下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搞清楚電影行業的前景到底怎樣,畢竟這些院線電影推動了大量的特許經營權業務。
眼下美國院線也正在鬧疫情前罕見的“片荒”,這也能解釋消費者為何難以重拾回電影院消費的感覺。在下周索尼影業出品、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殺手疾風號》登陸院線后,直到11月漫威另一部作品《黑豹2》上線前,期間幾乎沒有賣座的商業大片。
在2019年7月底,全北美公映的影片一共達到63部,而今年這個數字則為39部。反反復復的疫情滋擾,也造成了好萊塢持續至今的供應鏈問題。
此外,隨著內容產業全面進入流媒體時代,包括迪士尼、派拉蒙等巨頭都有自己的流媒體業務,這種情況本身也會拉低票房的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院線的低迷相比,這些流媒體平臺正風生水起。據迪士尼方面此前發布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得益于Disney+、Hulu、ESPN+訂閱用戶的增長,以及Disney+ 和Hulu平均費用率的提高,該季度其流媒體服務訂閱費用收入增長至38.87億美元。
不久前,迪士尼方面還宣布,自今年8月23日起旗下體育流媒體平臺 ESPN+的訂閱服務月費,將從此前的6.99美元漲至9.99美元,年費則從69.99美元漲至99.99美元,漲幅達42.86%,這也是ESPN+有史以來的最高的一次調價漲幅。